自拍的變奏 |
自拍,顧名思義就是拿起攝影器材,自己拍攝自己的行為。「自拍」這個詞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出現,英文學名為Self-timer,當時是指照相機的一種功能,這個功能為那些在單獨使用相機,而又想拍攝自己的用家提供了便利,只要將相機放在一個穩妥的位置,調較好焦距、角度等,自行設定拍照時間,按下按鈕,擺好姿勢,自己或和朋友的影像就會被相機捕捉下來。
隨著數碼相機和網絡的出現,推進了影像自主權革命性的轉變,加上數碼影像紀錄不用再經過沖洗的過程,將影像的自主權還給自己,不需要擔心被沖印店職員閱覽,拍攝者可盡情進行自拍(甚至是個人私密的部分),私人珍藏或是透過網絡,公諸同好,破除將身體視為醜陋的迷思,無疑是對身體的一種解放。
輕巧、便攜、價格合理、推陳出新的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加上網絡的普及,進一步令「自拍」行為愈來愈盛行,當中以年輕人最為著迷,並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伸長手臂對著自己拍下大頭貼,隨意得彷如照鏡,配搭不同的「造型」和「姿態」:可愛的、耍酷的、隨性的、性感的、憂鬱的、放肆的……這些自拍照看起來很具創造性,相中人往往跟真人有分別,年輕人們正展現獨有的個性;然而,這些照片是否真的很具創意呢?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個性、很好看,以博得關注和稱讚,他們會參考很多拍攝技巧,亦會向潮流雜誌、明星部落格取經,結果模子一般地複製出來一系列指定的姿勢和表情來,瞪大眼、咬歪嘴唇、微微低頭、45度角仰望、7分臉,這些元素都必然出現在各人的照片上。 |
自我意識的表現 |
古希臘神話中有這則故事,美少年納西西斯(Narcissus)拒絕了女神厄歌(Echo)的愛,迷戀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後弄致不能自拔而倒落水中溺死,並幻化為一朵美麗的水仙花。此後,人們開始把自戀(Narcissism)來形容這種非常的自我專注。 |
|
時下年輕人對自拍是近乎狂熱的專注,可以以「自戀」來形容,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需經過自戀的過程人格才得以成長,健康的自戀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命享受與能力的發揮。另外,「自拍」亦代反映了人們的自我意識提高了。一些心理學家和青少年研究員認為,數碼自拍讓年輕人有機會嘗試不同的自我,就好像早幾代的年輕人喜歡通過不同的服飾和髮型表現不同的自我一樣。
相對於上一輩的內歛,活於物質富裕的時代,造就現今年輕人有不一樣的追求,他們更加著重自我的存在,敢於宣揚自己,即使被人「觀看」也不會感到畏懼與不安。 |
女性形象的重塑 |
有趣的是,相較於男生,女生自拍比率特別高,在關於自拍的研究中多半以女性為研究對象,而網絡上出現的自拍大頭照亦以女性居多,有內地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現象的人員在幾個知名網站隨機抽取一些「自拍」樣本,發現女性「自拍」的比例遠遠高於男性,最低的有7:1,最高甚至達到40:1。無怪乎愈來愈多迎合女性的相機、攝影班推出市場,以針對用家需要。據去年底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香港女性(17至30歲)中,超過八成愛以手機自拍,三成人會將私人照片上載到社交網站,希望獲得別人「Like」,部份人不介意將與男友親密照公開,有的更特意去學攝影,自拍性感照。
從「被拍」走向「自拍」,這反映了女性身體獲得了某種文化意義上的解放。今時今日的年輕女性開始有意識地主動展現自己的身體,打破傳統父權社會對身體的禁忌與控制。「自拍」為女性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她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展示自己的形象,以追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美。 |
|
|
「自拍」已形成一股風潮,可惜部分人行為過激,表現過於大膽,一些近乎低俗、噁心的自拍照和短片在網絡間流竄,2008年的「陳冠希裸照風波」震驚全城,事件男、女主角形象毀於一旦。不顧後果的自拍行為連累自己之餘,也令無辜的人被牽涉其中,例如南韓有網站流傳一批少女自拍照,她們穿上休閒服在更衣室拍照,卻把其他正在更衣的女士一併攝入鏡頭,引發爭議。種種事件喚起家長及社會對自拍風氣的高度關注,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到壞影響,更擔心孩子的自拍照會被不法分子利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